原始版



後製版




「有奶便是娘」,母親最主要的功能,是餵小寶寶喝奶,使他們不會餓肚子。所以,只要有奶餵寶寶,就可以替代媽媽。這樣的觀念,在五十多年前是很普遍的。 但「媽媽的感覺」真的只有這樣嗎?

從半世紀前,即有許多不接受這樣說法的學者提出質疑。威斯康辛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哈利‧哈洛就是其中一名。他在五○年代末期,主持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就是想為這個問題找尋答案──讓孩子對母親產生依戀、愛意和信任的,到底是什麼?是奶水,或是除了奶水以外,還有其他更核心,更重要的東西呢?如果母親不能提供孩子奶水,親子之間能不能建立愛的關係,她又能不能扮演稱職的母親角色呢?

   在做那個實驗的時候,哈洛自己並沒有小孩,而學校的實驗室裡養了一群恆河猴。他本來是利用恆河猴做智商的研究,偶然間,他發現,用塑膠奶瓶餵小猴子吃奶時,如果突然移走奶瓶,幼猴不會出現激烈的抵抗,最多舔舔嘴巴,表示意猶未盡。而哈洛拿走小猴抱著的絨布毛巾時,幼猴立刻張開嘴,大聲的哭叫嘶吼,就像心愛的玩具被搶走似的,哭聲震動整棟實驗室。

   小猴子拚命壓住毛巾,小手抓著毛巾尾端,對著哈洛吼叫的抗議行為,卻給哈洛帶來一個實驗的靈感。哈洛把剛出生的幼猴帶離母猴身邊,放進實驗室。在實驗室裡頭,他安排了兩個「代母」,其中一個,只用鐵絲纏出身體的形狀,裝上一個木質的頭,有點像大型的不倒翁,鐵絲中間有一個會流出乳水的金屬奶嘴。另外那個,包裹著塑膠泡棉和絨布,很柔軟,很溫暖,幼猴可以輕易的攀附在身上。

   這兩個代母,說真的,比較像美勞課做失敗的機器人,長得一點也不像母猴,明顯的差別在於一個提供奶水,另一個相當柔軟。哈洛發現,幼猴總是依偎在「絨布媽媽」身上。肚子餓了,牠會伸長脖子,到「鐵絲媽媽」這邊喝奶,但是腳卻仍緊緊抓住絨布。

   哈洛將整個過程拍成紀錄片,在六七○年代的美國造成轟動。哈洛使用詩般的語言描繪,小猴子眷戀的並不是奶水,而是柔軟的膚觸所傳達的「安慰的接觸」。哈洛的實驗結果,回答了長久以來人們對愛到底是什麼的疑惑。哈洛說:「無論歷史如何發展,我們都可以放心,因為人不能沒有愛。」

   柔軟的媽媽觸感傳達的安全感,正是小猴子和人類嬰兒敢於踏出第一步,探索世界的基礎。哈洛另一個實驗發現,當小猴子的一隻手或一隻腳與絨布媽媽保持接觸,會比較敢摸索讓牠害怕的東西。有媽媽做依靠,儘管只是一尊想像中的媽媽,世界看起來就會不一樣。小猴子喜歡的是能搖動的,且感覺溫馨的代母。總結起來,哈洛相信,他已找到了「母親的感覺」。後來,哈洛的學生羅森布朗繼續以小猴子當實驗對象,確定「接觸、動作、遊玩」和愛有關。羅森布朗說:「如果能提供這三項事物,就能滿足靈長類動物的心理需求。」








翅膀硬了,再讓他飛。


洪蘭教授 親子講座
最近在報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媽媽說她狠下心讓孩子搭校車上下學。雖然孩子一直說搭車是件很恐怖的事,語氣不僅是對不確定的不安,甚至是乞憐,但是為了孩子好,她還是狠心要孩子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結果孩子坐過了站,多坐了一倍的車程,流落在陌生的小站,無助而徬徨。最後終於想起了家裡的電話,才打電話回家求助。當父親載著孩子,在放學兩個小時後終於到家時,孩子紅著眼,猛力關上車門,憤怒地衝進家裡。他拒絕與任何人說話,假裝埋頭作功課,對媽媽探門喊吃飯充耳不聞。

  這位媽媽寫道,雖然心疼孩子在迷途那一個小時的驚恐,但卻更堅定了應放手讓孩子搭校車的決心。結尾說,菟絲花是無法獨自生存的,她要孩子了解,想像中的庇護所是從不曾真實存在的。

 不教而殺謂之虐

  看完了文章,我掩卷嘆息,因為這位母親完全弄錯了。培養孩子獨立,並不是在他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便把他硬推出去面對世界。孔子不是說「不教而殺謂之虐」嗎?在陌生的小鎮迷路,對孩子來說,驚恐的程度不亞於經歷九二一地震。

  我在加州大學有個同學,說他一生最驚恐的經驗,便是五歲時跟著媽媽去南加州最大的購物中心買聖誕禮物。出發前母親已再三交待要抓緊,所以他絲毫不敢放鬆地拉著媽媽的裙子。聖誕節時人潮洶湧,擠得不得了,他正慶幸自己都沒有鬆開手,很安全時,突然發現裙子上面的那張臉不是媽媽的。也就是說,冬天的衣服比較相似,都是深色的毛料裙子,他不知什麼時候和母親擠散了,與別人互換了母親。

  這一驚非同小可,他說過了四十年,記憶猶深,想起來還是一身冷汗。所以他自己的孩子小的時候,若要上街,一定是揹在背上的,他不願孩子再經歷這種痛苦。對孩子來說,迷失在陌生的地方,真是一輩子忘不了的驚嚇經驗,這位母親不了解它在心理層次上的傷害,是屬於創傷級的。


 安全感是情緒成長的磐石

  要孩子獨自搭校車的第一件事,是要讓孩子熟悉走的路線及自家的站牌。我的孩子以前也是搭公車上下學,我先帶他坐很多次,讓他熟悉沿路的地標,知道到了那個地標就離家還有幾站。然後試了幾次,確定到站之前他會先站起來去刷卡,我才放心讓他自己坐。頭一次自己坐時,我替他準備了家中電話號碼和打電話的零錢,告訴他即使坐錯車或坐過站都沒有關係,一通電話我就會立刻坐計程車去找他,他只要在打電話的地方站著不動就行了。我們也把可能發生的情況先沙盤演練了一遍,才放他獨飛。

  孩子一定要學獨立,因為父母不可能跟著他一輩子。但是在他心理尚未準備好,尚在恐懼不安,害怕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的時候就放手,是太快了,難怪孩子會覺得被父母拋棄。

  1956年哈洛(Harry Harlow)的猴子實驗〈讓小猴子在二個「代母」之間選擇,結果發現小猴子寧可選擇沒有奶瓶但可以提供安全感的絨布媽媽,而非有奶瓶但冷冰冰的鐵絲媽媽。〉就讓我們知道孩子要的是安全感,一個永遠在那裡保護自己的媽媽,是孩子情緒成長不可缺的安全感來源。學習獨立與被拋棄是兩回事,兩者的差別就在於安全感,那是情緒成長的磐石。請讓孩子準備好了再放手,也請讓他知道「家」是走鋼索時背上的吊繩,有了它,怎麼飛都不怕,因為永遠有安全網在下面接著。


2003/4/5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