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倫斯·科爾伯格 [Lawrence Kohlberg 1927.10.25-1987.01.?],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的布隆維爾市(Bronxville)的一個富商家庭,逝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

他在安度瓦的菲律普中學上學,高中畢業後不顧家庭反對自願當一名商船機務士,從事協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猶太難民通過英國海防偷渡到以色列的工作。

這次經歷讓科爾伯格對一個問題產生了終生的興趣,即:在什麼時候,一個人不服從法律和法定權威時,從道德上是有道理的,這為他日後研究道德發展奠下了基礎。

這次經歷還給他帶來了終身的疾病:他被抓住過,並在塞浦路絲的一個軍營裡關押過一陣子,他雖逃脫了,但卻沒能逃過一次寄生性腸胃感染,從此以後,這個毛病時不時地煩他,終生未癒。

1948 年,他以優異的成績進入芝加哥大學,2 年後獲得文學學士學位,不久又獲碩士學問。

大學期間,心理學和哲學(特別是道德學)是他最喜歡的兩門課程,他很喜歡 J.皮亞傑的《兒童的道德判斷》,修讀博士學位時本擬專攻臨床心理學,但因受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的影響,改而研究道德認知發展。

他的博士論文題為《10-16 歲學童道德思維與判斷方式之發展》,是研究兒童在面對道德的兩難情況時所做的推理,他假設道德的困境會使他們經由一個固定的順序發展出更多更具彈性的道德推理。

由於他的論文題目搜集資料比較困難,所以一直到 1958 年才完成論文獲得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創下 9 年讀完博士的記錄。

完成博士學位之前,1953 年擔任芝加哥大學副研究員,1955 年任職於波士頓兒童醫護中心。

獲博士學位後,1959 年應耶魯大學之聘擔任心理學副教授兼高級行為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1961 年出任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1968 年改任哈佛大學教育研究學院教授。

科爾伯格的學術生涯和皮亞傑頗為相似,終其一生專注於研究道德認知發展問題。因此他被譽為皮亞傑之外對道德發展研究貢獻最大的人。

晚年時,他的慢性寄生蟲性腸炎不斷發作,使他常常忍受胃腸疼痛。

在接近 60 歲的時候,科爾伯格極度壓抑。

他曾與一位親密朋友談過自殺的道德兩難問題。

他對這位朋友說,如果一個人對其他人有很大的責任,則這個人應該堅持下去。

可是,與病魔的爭鬥太痛苦了。

1987 年他在住院的時候失蹤, 1 月 17 日,他的車被發現停在波士頓港一處潮水洶湧的濕地裡,3 個月後,他的屍體被衝到洛根機場附近。

沒有人知道他是什麼時候,什麼原因過世的,不過一般猜測他是自殺而死。

科爾伯格是皮亞傑道德認識發展理論的追隨者,一生奉獻於道德認知發展研究。

他繼承並發展了皮亞傑的道德發展理論,著重研究兒童道德認知的發展,提出了「 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在國際心理學界、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響。他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理論可簡述為以下兩點:

1.道德認知發展研究的目的與方法: 在發展心理學領域內最早採用科學方法研究兒童道德認知發展者,始自皮亞傑。

皮亞傑的道德發展研究是他認知發展的一部分,在方法上仍采臨床法跟兒童對話,其目的在於瞭解兒童對行為是非的道德判斷與認知發展的關係。

研究結果表明,兒童的道德判斷隨其認知發展的程度而改變:

具體運算期(7-11 歲)

兒童的道德判斷多依靠成人的意見為標準,皮亞傑稱為他律道德期(heteronomous morality stage);


形式運算期(11 歲以上)

兒童的道德判斷則是參照自己的意見,皮亞傑稱為自律道德期(autonomous morality stage)。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研究,雖沿用皮亞傑的方法,但目的卻不像皮亞傑那樣旨在瞭解兒童對行為是非的道德判斷,而是借助道德兩難的問題情境,希望瞭解兒童作出行為是非道德判斷後如何說明其判斷的理由。

換言之,科爾伯格的研究目的不再與瞭解兒童對行為是非的認知行為表現,而在於探討兒童對道德判斷的內在認知心理歷程。

科爾伯格當時採用的道德兩難(moral dilemma)問題情境,是要兒童們對「海因茨難題」(Heinz's Dilemma)的故事作出判斷並陳述自己判斷的理由。

該故事大意為:

「歐洲某的一婦女海太太罹患嚴重癌症,醫師診斷只有一種新制鐳錠藥物可治。
海先生奔赴藥店時,店主將成本僅 200 美元的藥物,提高為 2000 美元。
海先生為妻子久病已用盡所有積蓄,向親友借貸只能湊得 1000 美元。
他懇求店主允許其先付此數取藥回去救他妻子一命,餘款保證稍後補足。
店主拒絕並稱賣藥目的只求賺錢,不考慮其他問題。
海太太性命危在旦夕,海先生走頭無路,就在當天夜間撬開藥店窗戶偷得藥物,救了妻子一命」。

在這則故事之後,科爾伯格要被試回答:「你認為海先生偷藥救妻得行為對不對?如說他對,為什麼?如說他錯,為什麼?」

2.道德發展三期六段論

自 1958 年起,科爾伯格即採用類似方法調查 10 歲、13 歲及 16 歲三組被試 72 人。

他們智商相近,全是男生,多半出自中上階層家庭。

經過將被試對道德兩難問題的反應分析之後,科爾伯格在 1963 年首次提出他的道德發展階段論(stage 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

此一理論的要義是將兒童至青少年的道德發展,按其道德推理思維的不同,分為下述的三個時期六個階段:

I.前習俗道德期(preconventional level of marality):

前習俗道德期被試者的道德心理特徵是,只考慮自己需求滿足,不考慮是否符合社會習俗。

此一時期之內,又按道德發展水平的高低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避罰服從取向(punishment - obedience orientation):

道德發展至此階段者,對行為對錯的判斷,不從行為本身著眼,而從行為帶來的後果著眼;後果帶來獎勵者,就是對的行為,後果帶來懲罰者,就是錯的行為。偷竊是要受罰的,故而認為海先生偷藥行為是錯的,應該受懲罰。

第二階段:相對功利取向(instrumental - relativist orientation):道德發展至此階段者,對行為對錯的判斷持利益交換的觀點,幫助別人是為了希望別人幫助自己。故而認為海先生偷藥行為是對的,因為他挽救了妻子一命,也消除了自己的痛苦。

II.習俗道德期(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

道德發展達到習俗道德期,一般都是遵從世俗或社會規範,從事道德推理判斷。

此一時期內又按道德水準的高低分為兩個階段:

第三階段:乖孩子取向(good boy/nice girl orientation):

道德發展至此階段者,對行為對錯的判斷,多以符閤家庭社會期待的「乖孩子」為標準。故而認為海先生的偷藥行為是對的,因為救了妻子一命,是個好丈夫。

第四階段:遵守法規取向(law - and - order orientation):

道德發展達到此階段者,開始認同社會規範,對學校校規和社會法律,自覺有遵守的義務與責任。故而認為海先生的偷竊行為是錯的,應受法律制裁。

III.後習俗道德期(postconventional level of merality):後習俗道德期,是指個人面對攸關道德的情境時,可本著自己良心及個人的價值觀從事是非善惡的判斷,未必受傳統習俗所限制。

此時期內又按道德水準的高低分為兩個階段:

第五階段:社會法制取向(social - contract - legalistic orientation):

道德發展至此階段者,對行為的對錯判斷時,多以合於社會大眾權益所定的法規為基礎;

以個人行為符合公定法規者為對,違犯公定法規者為錯,故而認為海先生的偷藥行為應是對的行為,因為店主私自漲價,違犯公平交易的原則。


第六階段:普遍倫理取向(universal - ethical - principle orientation):

普遍倫理取向的道德觀,是個人根據他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建立了他對道德事件判斷時強調真理和正義的一致性與普遍性的信念。

道德發展達到此一階段者,認為海先生偷藥行為是對的,因為人類的生命價值至高無上,海先生的作為不但救了他妻子的性命,而且也等於維護了人類的生命權。


科爾伯格道德發展三期六段論
期別 發展階段 心理特徵
一 前習俗道德期(9 歲以下) 1 避罰服從取向 只從表面看行為後果的好壞。盲目服從權威,旨在逃避懲罰。
2 相對功利取向 只按行為後果是否帶來需求的滿足以判斷行為的好壞。
二 習俗道德期(10-20 歲) 3 尋求認可取向 尋求別人認可,凡是成人讚賞的,自己就認為是對的。
4 遵守法規取向 遵守社會規範,認定規範中所定的事項是不能改變的。
三 後習俗道德期(20 歲以上) 5 社會法制取向 瞭解行為規範是為維持社會秩序而經大眾同意所建立的。只要大眾共識,社會規範是可以改變的。
6 普遍倫理取向 道德判斷系以個人的倫理觀念為基礎。個人的倫理觀念用於判斷是非時,具有一致性與普遍性。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三期六段論可歸納為上表所示。

科爾伯格根據自己的大量研究,得出結論:

0-9 歲兒童屬前習俗水平;

10-20 歲,多屬習俗水平;

20 歲以後,一部分人向後習俗水平發展,但達到的人數很少。

科爾伯格認為,這種發展的順序是由低級階段依次向高級階段發展的,這種順序既不會超越,更不會逆轉。

個體在某個發展階段,主要使用某個階段的推理,而同時使用其他幾個階段的推理。

學生的道德判斷可以通過道德推理的訓練得以發展,道德兩難問題是道德推理訓練的有效方法。

一個人的智慧發展與其道德認識發展是密切相關的,但卻不是同步的。

所以他主張,必須使學生認知上的成熟達到能在原則上進行推理的水平。

科爾伯格道德發展理論頗具權威性,惟因研究對像全為男生,推論解釋女生道德心理未必適用,是為美中不足之處。

主要著作:
兒童面向道德秩序的發展:道德思維發展的第一個序列:1963
道德性格和道德意識形態的發展:1964
認知階段和學前教育:1966
兒童的性別角色概念和態度的認知發展分析:1966
早期教育:認知發展的探討:1968
階段和序列 - 社會化的認知發展初探:1969
道德判斷和道德行動的關係:1969
道德教育的哲學
道德發展文集

http://www.whpsy.com/person/k/Kohlberg.L.htm


道德兩難問題的理論背景


一、皮亞傑的道德推理觀

皮亞傑(Piaget)認為道德領域是人類經驗中與合作及社會協定有關者。在此當中,個人的福祉及利益,依照權利、義務觀點而被加以描述與界定。皮亞傑首先研究兒童的認知發展,確認而兒童的認知發展是經過感官動作期、前操作期、具體操作期及形式操作期。皮亞傑認為每期的認知發展各有特徵,各階段順序井然,而且階段不會呈跳躍式發展(Piaget , 1932)。在提出認知發展論後,皮亞傑又提出兒童道德發展觀。認為兒童的道德觀是由不關切(無律期),至因懼怕權力、權威而遵守規則(他律期),最後終能自動遵守及表達他所認定的規約(自律期)。就皮亞傑而言,個人是在其認知基礎上對道德議題進行推理。換言之,個人的認知發展程度是其道德判斷成熟與否的先決條件。

二、柯爾伯格的道德推理觀

柯爾伯格(Lawrence Kohl berg)繼承皮亞傑的道德判斷理論,並將之發揚光大。其理論常被稱為道德發展論或道德心理學,但Rest(1986)卻認為將柯爾伯格理論稱為道德判斷或道德推理發展論,則更為恰當。

柯爾伯格將將發展道德認知分六階段,前兩階段是他律性和工具性的目的,稱為成規前期(pre conventional level),第三及第四階段,則為相互的人際期望與社會系統,稱為成規期(conventional level)。最後的兩個階段則是社會契約及放諸四海皆準的,稱為成規後期或自動自發期(Kohl berg , 1976)。

柯爾伯格提及在每個社會中,道德多是集中在十個論題上:法律與規則、良心、個人角色與情感、權威、公民權力、契約、交易中信任與公正、處罰與公正、生命的價值、財產權力與價值、真理、性與性愛(Kohl berg , 1976)。

柯爾伯格認為道德推理的發展是往高一階段而發展。年齡發展的趨勢顯示高階段的發展是基於認知發展和社會經驗的基礎之上。柯爾伯格抱持一種「強硬」(hard)的階段概念,宣稱這六個道德判斷階段具有泛文化、不會跳躍階段而發展、不回溯、循序漸進的發展以及結構完整(structural whole)等特性(Kohl berg , 1976;Rest , 1983)。柯爾伯格並有道德訪談量表(Moral Judgment Interview , MJI)以為蒐集資料,驗證其理論的真實性。



道德兩難題範例

(一)救母的故事
阿福的母親已是癌症末期,馬上就會往生,醫院名醫范博士要求一千萬元的代價救治,可是阿福沒錢,阿福就趁深夜偷走了范博士的特效藥,並救活了母親。請問,阿福該不該偷那特效藥?為什麼?

(二)
有一個犯人,被法院判了五年的徒刑。在監獄服刑半年以後,他越獄而逃,到了另一個地區,改名為張新生,準備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張新生努力工作,漸漸有了積蓄,重新開創一番事業。他善待顧客和員工,而且經常救助貧困的人,也常捐錢鋪路修橋,成了當地的大善人。
然而有一天,過去的鄰居林太太,認出了他就是多年前犯罪進牢而又越獄逃亡的通緝犯。
假如你是林太太,你是否會向警察告密,使張先生重回獄中?為什麼?

(三)
伊莎和蓓兒是最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兩人相偕去逛百貨公司。伊莎看上了一件上衣,便進了試衣間。 伊莎從試衣間走出來之後,蓓兒注意到伊莎外套裡的衣服正是剛才試穿的那一件,但是伊莎很快的走出了這家店。 不久,店裡的警衛、店員走向了蓓兒,檢查了蓓兒的背包,結果當然是一無所獲,他們肯定是伊莎拿走了衣服。店員表示,他們絕不會放過做這種事的人,「如果你不告訴我們那個小偷的名字,我們就告你窩藏嫌犯,有共犯的嫌疑。」
問題:蓓兒應該把伊莎的名字告訴他們嗎?為什麼?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