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大家分享這個短片 ~ Children see children do.






從心理學的觀點,攻擊或暴力是一種學習得來的反應,尤其身為高等動物的人類,本能性的攻擊是由大腦皮質所控制,因而更是受到後天經驗的影響。大多數有暴力罪行的人都有攻擊行為的歷史。暴力的學習主要來自兩種社會學習的特徵︰替代學習與示範或楷模,也就是說經由直接的模仿或單純的觀察,不僅會產生新的攻擊行為,也會誘發更多舊有的攻擊反應。已有研究發現,由觀察幼兒在玩偶遊戲中表現的攻擊行為,發現懲罰愈多的母親,其子女在玩偶遊戲中表現的攻擊行為也愈多;喜歡觀看暴力影片的兒童(尤其是男孩),在人際關係的攻擊性上也較強,這些研究,在在都說明了暴力行為其實是藉由觀察及效仿而來。施行暴力的後果往往助長了更多的暴力,而父母對孩童的不當暴力行為會導致其具攻擊傾向,例如:若兒童看到父母利用暴力行為而得到所需要的,則他會認為攻擊行為是有益的;若父母習慣使用暴力來管教小孩,孩童可能因此覺得暴力是具控制權的,那他就會有效仿的行為。因此如果說一個人因為遭遇挫折、缺乏自尊或是對於社會的不公平感而導致攻擊行為,那麼權威者或管理者(父母)的行為更是激起暴力的主因。

針對這個問題,專家提出了一項實驗。班度拉(Bandura)將幼稚園兒童分為兩組,實驗組觀察影片中成人將小丑玩偶舉起來摔掉,用釘鎚打和用腳踢;控制組觀察影片中的成人應付挫折時,溫和且自制,然後使每一兒童受挫折,結果發現實驗組兒童模仿成人對玩偶表現攻擊行為,控制組兒童則未表現攻擊。

學者相信,攻擊行為似乎在兒童時期甚至幼兒時期就已經形成,此時正是性格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主要的社會化階段。而許多研究指出,自兒童時期到青少年時期,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並不會有任何劇烈的改變,事實上,多數人都同意,此一時期的親子關係更有其重要性。因此,若此時期沒有獲得滿足,在情感上已有缺失,又加以不當的行為及傷害,則會造成孩童在社會化過程中的障礙,以致在其所處的環境中,缺乏溝通的能力,而只會以暴力行為或憤怒的表現來達成其目的及要求。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