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k Erikson and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tic Theory

Erikson雖然被歸類為精神分析學派,但事實上,他極不認同Freud過度強調早期經驗對人格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的論點。Erikson認為一個人的人格特徵是具有可變性的,人格在個體整個生命過程中是隨時在發展、變動的。此外,對於自我的功能,Erikson也有不同於Freud的觀點。他認為自我(ego)不是介於id和superego之間的調解者,自我本身是具有更多結構性的功能的;它也是人格中極為強勢且獨立的部分,可促使人們完成自我認定的目標,及滿足掌握環境的需求(林宗鴻,民87)。

(一)心理社會期(Psychosocial stage)發展理論

Erikson的人格理論主要植基於Freud,但他特別強調“個人如何順應其所處的社會和歷史環境”。這一理論取向表現了幾個特點:(陳仲庚、張雨新,民78)

j奠定自我心理學的人格探討途徑。

k強調個體在整個人生全程變化的重要性。

l將臨床研究與社會和歷史的資料相結合。

Erikson認為人的一生是同時受到生理、心理和社會的交互作用影響的;個體的能力也會和逐漸擴張的生活空間相配合。亦即,人類的能力是與經驗並行的,個人會成為進步文化中的一部分(鍾紅柱,民73)。另外,Erikson也主張:人的一生將會經歷一系列的發展階段,這一系列的發展階段,雖然沒有嚴格年齡的劃分界線,但它卻是具有先後次序關係的。任何一階段的身心發展順利與否,均與前一(或前各)階段的發展有關,前一(前各)階段發展順利者,將發揮良好的基礎作用,助益隨後階段的發展(張春興,民79)。每一發展階段內均隱含發展危機,而成長便是克服這些危機的過程。這即是Erikson有名的生命週期—八階段說。

(二)自我的新觀念

後期的學者,有時稱Erikson為自我心理學家。因為Erikson相信:個體必須先行瞭解社會世界的現實面(自我的功能),才能成功的適應社會及呈現正常的人格成長。Erikson不像Freud悲觀的命定論,認為個人大部分的行為是肇因於id與superego間的衝突的;他反而樂觀的認為:人類基本上是理性的生物,其思想、感覺和行為,大部分是受自我所控制的。正因此,Erikson給自我添加了一些新的特質:如信任、自主、意志、自動、決心、勤勉、勝任、忠誠、親密、愛…等。並且他認為,這些特質能發揮媒介的作用,將個人的生命週期、發生次序和基本的社會結構三者結合在一起。

這樣的自我,有學者將其比擬為“創造性的自我”(如同Adler的觀點)。創造性的自我能對人生的每一階段遇到的新問題,加以創造性的解決。當遇到挫折時,自我會修正行動,而非放棄或裹足不前。因此,自我是壯碩的、有彈性的,自我是本我、超我和外在環境的主宰,而不是奴隸(江芳盛,民81)。

更重要的,Erikson以空間和時間的架構來審視自我,他認為在自我的本質中,除了遺傳的、身體的和解剖學上的因素外,還有很重要的文化和歷史因素。因此,欲有效的瞭解個人的人格,即必須以心理歷史分析法(Psychohistorical analysis method)為手段,去探究促使個體行為的情感力量及行為的意義;或是探索個人過去成長歷史與周遭環境的關係中,對個人影響最突出的事件(江芳盛,民81)。

(三)生命週期—人格發展的八階段說

自我發展的八個階段,是Erikson人格理論的中心,其前五階段乃植基於freud的心理性慾期,也是整個人格發展的基礎。而在此五個階段外,Erikson另外加入了成年、中年及老年期,以涵蓋整個心理社會的發展。Erikson認為:個人的人格終其一生都在變動著。一個人所擁有的人格絕非固定不變的結構,而是一個處於不斷發展中的動態結構。

自我發展的八個階段,除了前述具有先後關係外。Erikson也認為此八個階段均可視為「危機與轉機」的關鍵。他認為每一階段各有特定的成長問題或困難,困難未解決之前,心理危機將持續存在;困難解決,危機即化解。但按Erikson的解釋:“危機”一辭具有雙重涵義:一方面表示個體在發展過程中會有遞增的受創性(increased vulnerability)—受傷的可能性隨著發展而增加;一方面又表示可提升潛能(heightened potential)—個體潛能隨著發展而增強。因此,所謂的危機,其實也是轉機,因為危機化解,轉機變會隨之而生,使個體繼續邁入下一階段的成長。

自我發展的八個階段及發展危機,依序為:

j第一階段—1歲:信任VS.不信任

k第二階段—2-3歲:活潑自動VS.羞愧懷疑

l第三階段—3-6歲:自動自發VS.退縮內疚

m第四階段—6歲-青春期:勤奮進取VS.自貶自卑

n第五階段—青年期:自我認定VS.角色混淆

o第六階段—成年期:友愛親密VS.孤僻疏離

p第七階段—中年期:精力充沛VS.頹廢遲滯

q第八階段—老年期:完美無缺VS.悲觀絕望

(四)青年期的七個認定問題

Erikson的心理社會期理論,表面上看來雖然是解釋人生全程發展的理論。實際上,此理論特別重視青年期階段的發展,Erikson甚至稱青年期的發展是“關鍵中的關鍵”。他一共歸納七個青年期的自我認定危機:(幸曼玲,民86)

j前瞻性的時間觀VS.混淆的時間觀(time perspective vs. time diffusion)

有些青少年面臨危機時,無法體認時間的流逝是無法挽回的。因此,為了逃避成長的壓力,有的青少年只是消極的等待時間過去,而不採取任何行動;或無奈的希望時間停止,而以回憶過去來延宕對未來必須有的計畫或行動,造成混淆的時間觀。

k自我肯定VS.自我懷疑(self-certainty vs. apathy)

有的青少年過於重視別人對其外表的看法;有的則完全忽視別人對他的看法,或冷漠以對。青少年必須將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對自己的觀點加以整合,才能肯定自己,否則會產生自我懷疑。

l角色嘗試VS.角色固著(role experimentation vs. role fixation)

在成長過程中,青少年必須嘗試各種角色,以體會不同角色應負的責任。這些嘗試能使青少年不致於過早固定自己的角色,而造成未來面對各種角色時,缺乏彈性適應的能力。

m預期工作有成VS.無所事事(anticipation of achievement vs. work paralysis)

職業定向是青少年將面對的實際問題。青少年要能開始一個工作並將其完成,以肯定自己的能力。唯其重點不在青少年是否具有能力,而在於他是否能堅持並肯學習以發揮潛能。一個對有明確職業定向且肯學習的青少年,將有自信預期將來工作有成;反之,毫無定向並不事學習的青少年,定無法應付任何工作而一事無成。

n性別角色認定VS.兩性混淆(sexual identity vs. bisexual diffusion)

青少年要認同社會所規範的性別角色,並接納自己是個完整的男性或女性,且表現適宜的性別行為。另外,也要能與異性自在的互動,否則會陷入兩性混淆的危機中。

o領導服從VS.權威混淆(leadership polarization vs. authority diffusion)

青少年要培養在被推舉為領導者時,合宜的領導行為;而在被領導時,要學習能不盲從的服從。

p意識信念形成VS.價值混淆(ideological polarization vs. diffusion fideal)

青少年要能選擇自己的人生哲學、理想或宗教信仰,以作為自己往後的內在支持。若不能形成正向的生活信念,又對社會價值抱持懷疑的信念,則會造成生活缺乏重心而飄搖不定。

(五)評價

1.很多人喜歡Erikson的理論勝於Freud,主要是他們不願相信:人是受性本能所控制的。他們寧願相信Erikson的觀點:人是理性、能適應環境的個體。此外,Erikson所強調的許多社會衝突及個人困境或危機,對大多數人而言均似曾相識。因為這些衝突或困境,均是人們曾經歷過的或是可以預期的。

2.此外,Erikson也擴大了Freud的人格理論,並且有系統的加以重新組織。Freud認為一個人的人格在五歲之前即已定型,但Erikson則將人格的發展,擴展為人生全程的歷程。

3.雖然,生物性因素對人格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但Erikson認為社會文化因素對人格的成就力量,亦不可忽視。這種強調社會文化助力的論點,對教育具有正向激勵作用。其次,危機與轉機的概念,可鼓勵人們積極奮發、爭取正面結果的作用,這也是其他理論所欠缺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