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教身教之外(96年7月19日)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我們家的貓,死了。

  為牠慶祝十五歲生日後,我們全家人不禁困惑:這隻老貓還能與我們相守多久?可是,看牠每天吃得飽飽的,袒露肥胖的大肚子,伸展成大字形的睡姿,躺在廚房的小地毯上做日光浴時,除了欣羨外,困惑也煙消雲散了。

  為牠慶祝二十歲生日時,家人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和計算能力。上網查了金氏紀錄後發現:最長壽的貓是三十四歲又幾個月大,大約是人類的兩百多歲。我們的擔心終於放下,並一起為貓咪打氣,希望牠能突破世界紀錄。

  「路西佛」是貓咪的名字,當我們發現牠其實是母貓後,只好改稱「露西」。孩子在愛牠、寵牠之餘,有時候玩具難免被牠破壞,偶爾自己的手腳也會被抓傷。當貓咪生病上吐下瀉時,孩子們必須負責善後;另外,每天的餵食,以及最惱人的清理貓沙工作,都由他們處理。當時,還是小毛頭的兩個孩子曾經一起抗議要把「破破」的貓咪送走,以最簡易的辦法,推卸責任,為他們解決煩惱。

  抱起兩個孩子坐在我的腿上,與他們協議:「好哇!可是以後你們『破破』時,媽咪也可以把你們像露西一樣送人呵!」

  兩個小毛頭歪著頭一想,發現自己的機率可能比露西來得高,突然驚覺這個點子似乎不大妙。一向藏不住心思的女兒,轉而導向另一個問題:「媽咪,如果我和哥哥『破破』了,你會不會把我們送人?」我親了親他們說:「絕對不會。」

  那晚,我看到兩個小毛頭抱著只有幾個月大的貓咪,輕撫牠的毛,對寵物做出他們生命中第一個重大承諾:不管露西做出多麼糟糕的事,或是年紀多麼老邁,依舊會盡心盡力的照顧,直到牠走到生命盡頭。後來,在貓咪離世時,他們為牠所做的最後決定,也是理智、深情且盡責的。

  耳濡目染

  許多用心樹立好榜樣的父母,發現孩子的表現與預期相距太遠時,常問:「為什麼孩子不懂得分享?」「為什麼孩子不知道負責?」「為什麼孩子不懂得尊重別人?」……有位年輕的媽媽更沮喪的說:「我這麼愛孩子,可是孩子怎麼不愛我呢?」這類問題,其實是那些充滿理想、憧憬的年輕父母,把「耳濡目染」的效益過度理想化了。

  模仿效應

  「近墨者黑」對人的影響,總是透徹、深遠得大過「近朱者赤」。這是因為人們所企盼的好品格、好行為,除了要耳濡目染外,還須透過許多額外的努力才能建立。

  一九九六年,義大利博馬大學的一個腦神經研究團隊,發表有關猴子腦內「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的研究報告。他們運用功能性正子掃描(FM-RI)發現:人腦不但有模仿、學習功能的鏡像神經元,而且分布的範圍比猴子來得廣且數量更多;人腦的鏡像神經元不只有動作模仿學習效應,也有洞察動機、感同身受的功能。

  二○○一年,義大利博馬大學的另一個研究團隊發現:人們在觀看一系列動作的錄影帶時,從功能性正子掃描的映像裡,可看出觀賞者腦內的相關部位也進入運作狀態,尤其當這些動作有特殊的功能性時,更能活化鏡像神經元的運作。或許人類因鏡像神經元有這項特質,讓生活在某個特殊環境的人們,因耳濡目染的模仿學習效應,有了屬於自己所堅持的文化特性。

  身體力行

  只提供孩子耳濡目染的環境,就期待孩子學會負責、尊重、分享、關懷、體恤等美好品德,就像期待一個人只看別人游泳,但從不下水學習就自然學會游泳一樣無稽。
 
  動物界裡,小松鼠要從一根樹枝跳到另一根樹枝時,不但需要媽媽一次次的示範,小松鼠也必須一次次練習,才能熟稔。大型的掠食動物,也必須長時間帶領下一代觀察自己獵食的情形,讓子代慢慢的在嬉樂、遊戲中學習,最後在漫長的實戰中,磨鍊、精進捕獵技巧。

  人們崇尚的好習性、美好的品德,除了要提供孩子耳濡目染、長期浸淫在良好學習環境外,還需要讓他們在生活中有不斷磨鍊的機會,養成習慣,最後才能轉化成為腦內建構完全的思考網路。用心、認真的父母,在提供孩子良好的身教、言教之餘,別忘了,還要創造孩子身體力行的機會。

  我家的貓咪,生命終於到了終點。當我們依依不捨、揮淚向牠道別時,除了感念牠多年的陪伴外,更感謝牠給予我的孩子有機會學習愛,嘗試包容、接納,願意承擔,學用溫柔的心面對世界;懂得「破破」的不圓滿,而願意付出更多愛去包容、接納,而不是選擇逃避和放棄。



本文摘自 國語日報家庭版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