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親子共成長】遠流出版 作者:鄭石岩

樂觀積極的態度,使一個人願意不斷努力,這是我們在生活適應上很重要的一環。父母能表現出積極樂觀的態度,孩子通常也會直接吸收這種特質。我到現在褱常常想起我的父親,他做生意常常做垮,但是我看他早上起床時精神還是很好,他常講一句話:「牛丟了找牛陣(群)要,還是得再去。」他又去工作了。

在我高一時,我的母親對我說:「你應該好好學學你的父親。」我說:「父親沒什麼好學的,他做小生意會賺錢,做大生意就虧本,我們已經夠慘的了,我還跟他學?爸爸沒有什麼好學的。」我的母親說:「有,你要學爸爸的一點。」她說〈台灣〉八七水災那一年,爸爸帶了很大一筆經費到中部做生意,隨著遇上八七水災,東西都被淹了、泡湯了,爸爸虧了很多錢,回來後當然很煩惱,點了一根煙,躺在床上,然後嘆了一口氣說:「唉!我做生意賠得褲子都要掉了,睡都睡不著。」這句話講完後,他就打鼾睡著了。母親告訴我:「你該向你爸爸學的就是這個,樂觀、睡得著,你才有力氣去努力、去打拚。」

身為父母者,必須先培養樂觀的態度。孩子拿一張考得不好的成績單回來,你會怎麼說?通常是:「要努力一點,你看這次退步了。」我不贊成這樣,我也不對孩子講這種話。我要說的是,「考試本來就是起起落落的,考不好是很自然的事。考好當然高興,考壞也沒有關係。不過我問你,沒有做對的部分,是否已經校正過來?」他說:「有,已經校正過了。」「在哪裡?」「在後面。」我說:「很好,你只要校正過來,老爸就承認你一百分。」

父母親是這種態度,孩子就不怕考不好。如果你愛之深、責之切,孩子的積極樂觀態度就不容易建立起來。父母親碰到挫折時能鎮定下來,然後說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再來,孩子慢慢的也學會學習同樣的態度。那種「可以再來」的力量是一個人克服困難的基本因素,那就是樂觀,也就是堅持。能夠堅持就能應付個變遷的社會,就能在碰到種種困難時脫穎而出,這是一個人在適環境上,必須要有的基本態度。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