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馬龍效應

行政院院長游錫上月下旬在立法院提出施政報告,強調信心是向前邁進的主要動力,結語稱:「心理學上有一種稱為『自我預言實現』(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現象,而在教育學上則稱為『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一開始就認定自己會失敗,通常結果就真的會失敗」云云。

第一個名詞片語(self-fulfilling prophecy)其實是指「自我實現的預言」,其中預言可以是壞事,也可以是好事。例如:由於預測衛生紙行將出現短缺,而發生搶購,以致果真出現短缺。又南韓在亞洲金融風暴中金融受到重創,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會告貸,而必須接受該基金會的苛刻條件。但南韓上下一心,矢言短期內重振經濟,果然經全國的努力而達到目標,令世人刮目相看。

第二個名詞片語「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則除教育界之外,知道的人恐不多,值得推敲。(編按,三月七日楊照「故事與新聞」專欄亦曾談到這一典故)

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Cyprus)王比哥梅利恩(Pygmalion)善雕刻,所雕像牙少女像柯莉蒂(Galatea),至善至美。比哥梅利恩將之視為夢中情人,而陷入熱戀,日夜祈禱,盼雕像變成真人。愛神阿芙蘿戴蒂(Aphrodite,亦即羅馬神話的Venus維納斯)見其感情篤摯,爰賦雕像以生命,使兩人結為夫婦。

「比哥梅利恩效應」則是指教學上如何善用教材及教學法,以啟發學生的自尊(self-esteem)之意。

Pygmalion在漢英字典中有譯為「比哥梅利恩」者,亦有譯為「皮格馬利翁」者,音譯而已,無所謂對錯,但游院長譯為「比馬龍」,則似與原字發音有若干差距。

重要的是,「自我實現的預言」可以指壞事,亦可指好事,而Pygmalion Effect則純粹用於正面的意義,兩者實不相同。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