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馬龍的故事

希臘神話中有一個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內容是說賽普魯斯的一個年輕雕刻家比馬龍,用了畢生的心力,雕刻了一尊絕色的美女。實在是美得不得了,她冰冷的矗立著,卻隱隱散發出美豔動人,人見猶憐的光輝,這座雕像被比馬龍命名為卡樂第。

比馬龍非常滿意自己的作品,每天癡癡的凝視她、擁抱她、親吻著她那冰冷的嘴唇,在不知不覺中,他已深深的愛上了自己創造的石像。但是,她完全沒有回應,他擁抱的只是一座沒有生命的雕像。雕像的缺乏生命,讓他感到極大的痛苦和絕望。雖然如此,他深愛雕像之心,絲毫不受影響。

一日突發奇想,他跑到愛神維那絲的神殿中,跪在維那絲前,虔誠的苦苦祈求。神殿上的燭火忽然有了不尋常的晃動,好像暗示將有重大事情發生。比馬龍不知所措,唯有懷著複雜的心情回去。回家後,看到卡樂第仍舊是冷冷的、茫然的凝視著虛空。這時候,他久憋的情緒崩潰了,痛哭失聲的擁抱著卡樂第,親她、吻她,突然間,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他感覺到卡樂第冰冷、僵硬的軀體,漸漸的出現了溫暖、柔軟,對他的親吻,也有了回應。雕像竟然奇蹟的活了起來。

比馬龍的故事,被我們應用在教育上,稱為「比馬龍效應」。中文翻譯為「比馬龍」,甚是傳神。意思是:如果將學生比作馬,他就向馬的層次任同。如果比作龍,就向一飛沖天的龍看齊。這種現像,就像比馬龍對自己塑造的雕像一樣。他對她投注了所有的心血,以愛賦予她生命,即使是一座雕像,最後也會受到精誠感動,而有所回報。

根據科學家的實驗,將一群小雞分成二組飼養:第一組每天飼養時,予以溫柔的召喚,並加以愛撫。第二組卻給予完全相反的對待,飼養時,大聲斥責、吆喝數分鐘。經過了一段時間,科學家發現二組雞,有了明顯的差異:第一組生活在溫馨氣氛中的雞,不但生長快速,對疾病的抵抗力強,而且很會下蛋。第二組那些老是挨罵的雞,精神萎糜,體弱多病,也不太會下蛋。

與「比馬龍效應」相似的是「標籤理論」,也有人稱為「戳記」。意思是說:一個兒童或青少年,如果被加上了不好的標記,他將發展出二種不同的可能。其一是:發憤圖強,努力洗刷這個壞標記。而更多的可能是:他將不知不覺中,向壞的標記認同,而自暴自棄。如此將陷於可怕的惡性循環之中。人們越是認定他已無可救藥,他更將因被大眾否定,而加速墮落。

這二種理論,證明了人們在兒童與青少年階段,常受到別人對自己看法的影響,不知不覺地往他人對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但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種理論都是只有可能,而非必然。況且,人性極為複雜。人與人之間均有著極大的個別差異。例如:對於弱智兒童,「比馬龍效應」可能就難以適用。

「比馬龍效應」在教育上的運用,有其正面效果。適當的期待可以促使兒童更加努力,增加信心。但是過度的期望,有時卻會造成壓力,產生反效果,甚至影響心理健康。就像「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是同樣的道理。
很重要的一點:不要任意給孩子加上壞的標籤,這是為人父母,或從事教育工作者,所應該特別注意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