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幸福,有嬌女督導的帶領,可以慢慢領略楊老師教案的精髓。但若讀者買書自行備課,能有多點說明可能幫助會更大。我個人覺得:SC教案在前一兩次閱讀時不容易深入,有些地方需靠主講找資料補充才能在課堂上完整呈現給孩子。內容很多很豐富,每一單元都能有三個小時最完美,要壓縮成二小時還真難取拾呢!
SC1

一、教案中塞浦路斯王比馬龍的故事解說太簡單了,照本宣科小朋友不易瞭解。
我上課的方式:比馬龍效應故事說完後,問小朋友:「聽完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想法?」小朋友可能會回答:「心想事成」「美夢成真」…..(給小朋友一點思考故事含意的時間),當答案接進重點時,就接著告訴他們「像這種『自我預言的實現』的現象就叫『比馬龍效應』。一個人若預期自己會是成功的,往往成功的可能性就很高。」(加一點小朋友可以理解的說明會較好)

二、伊索寓言二則故事說完要有結論會比較好。譬如:這二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客觀瞭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像狼就是太有自信、過於自大,終究喪失生命;而老鼠雖小,但他瞭解「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活得自在有意義。

三、我將「猜猜我是誰」學習單小朋友圈選的特質做出統計,在談到智慧我時,就可以將該班小朋友的特質點出來,譬如:小明、小惠很會游泳,他們的肢體智慧一定較高。小華、小強玩樂器,他們的音樂智慧應該不錯。……這份統計透露很多訊息,可以幫助我們與班上的互動更熱絡。

四、自我概念的幾個層面:教案的解說太專業,如果可以更口語加上舉例,小朋友比較能吸收。

五、自我滿意度:照片中人自己對自己的描述配對,雖有其舖陳的含意,但我認為在「魔鏡!魔鏡!」學習單中一樣可以帶出這個概念,若要省時間,這個部份可以省略。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