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培訓課心得 ~ 王馨聆

EQ教育種子人才培訓課程課後心得

第二組
有情緒困擾,通常是因為有了非理性的想法。在情緒ABC中,最不易被體察的應該是想法B。我們常常遇到事情,來不及分析想法,情緒就主宰了頭腦。在負面的情緒下,怎麼能做出合宜的思考與行動呢?孔子說:「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就是在講謹言慎行的重要。我覺得慎言與慎行,真是一輩子的修行呢。覆水難收,更何況是說出口的話,做過的事。除了在任何情緒狀態下,都應謹言與慎行,還要多多體察自己,對自己的情緒能及時察覺,想清楚造成負面情緒的想法是什麼,由源頭來改變,因為壓抑情緒並不是最好的辦法。綪緒的後座力是很強的。也許當下沒有發洩出來,但是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會爆發在令我們放鬆戒心的家人或親密朋友身上。中國人常說「至親不文」,其實家人與親密朋友是人生最重要的支柱,但是我們卻會以最不理性的態度對待他們。

我工作時,對任何「奧客」都有無比的耐性,回家面對孩子,卻因為疲倦及累積的一肚子不愉快,對孩子非常沒耐性。有時候自已反省起來,都很愧對孩子。我想,我距離完美的母親非常遙遠。電視連續劇中,到五十歲都還面貌姣好,身材曼妙;出門穿著高貴,妝容完美;在家的髮型、衣著也一絲不苟;說話輕聲細語,對上以孝,對下以慈的那種媽媽,不論受了惡婆婆多少氣,對孩子永遠溫柔慈祥,顯示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一累就沒有耐性。最好孩子都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照SOP做完事上床,一閉上眼立刻睡著。如果孩子踰越SOP,我就生氣了。

事件A:孩子沒有把握時間迅速吃晚餐、彈鋼琴、洗澡、吃藥、刷牙、上床,進入熟睡慢速動眼期。
想法B:任何一件事拖慢了,就會太晚睡,然後會睡眠不足,長不高,扺抗力下降,智力發展不良,明天叫不起床。
情緒C:生氣、發火、抓狂、氣炸了!!!

我不知道要怎麼轉變情緒,因為我認為我的想法都很理性,都有科學、醫學、事實驗證的根據,沒什麼好駁斥的。但是除此之外,我很努力在做一個夠好的母親。我知道我不可能完美,孩子也不是完美的孩子,老師提到的六點,我最做不到的就是處理憤怒的情緒。這就是我來上EQ課的原因,我是有自覺的 。

有一年,小孩的幼稚園舉辦聖誕節晚會,每一個孩子的家長要上台朗讀自己寫給孩子的心願卡。小嬰兒的媽媽都說:「孩子,我希望你平安長大,快樂過每一天。」每個人聽了都很感動,因為這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心願,但是只有在生命初始的階段,父母保有這份謙卑的心意。感謝上天賜給我的是一個身體健康,四肢正常,五官齊備,五臟俱全的孩子。我們只希望孩子每天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就心滿意足了。但是小班、中班的孩子,卡片上就有了「不要跟哥哥搶玩具、打架」、「媽媽講的話不要充耳不聞」、「動作快一點」等等,聽得大家都笑起來,心有戚戚焉。大班的孩子,則有了「老師交待的功課要做好」、「上才藝課認真一點」,大家都交頭接耳起來,咸認為當孩子的壓力是越來越大了,小孩子難為啊。到了一年級,父母的心願成了「考試得到好成績」「將來做一個社會上有用的人」…,父母的心願轉變得真大啊。

在老師眼中,考試的目的不應在羞辱孩子,而是在測驗孩子學會了多少;在孩子眼中,考試是否也是對自己的驗收呢?如果成績好,是否也是對自己的鼓勵呢?我並不要求孩子考試都要考滿分,但是對低年級的孩子而言,沒有不會的題目,就看細不細心了。如果考了一百分,孩子也很有成就感。臨到要月考時,我的孩子一方面很高興,一方面很緊張。高興的是又有拿滿分的機會了;緊張的是如果不小心又與滿分失之交臂,就太可惜了,而要拿滿分,還真不容易呢。如果考了一百分,尤其是他有興趣的科目,全班得一百分的人數又很少,孩子真是雀躍萬分,好像腳下長了彈簧,一路唱著歌,蹦蹦跳跳跳回家,就是百畝森林裏的跳跳虎也遜他三分。那一天信心滿滿,好像他是無敵超人,任何事都難不倒他,做起其他的事也更來勁。

孩子的自信來自一次又一次的被肯定。當他一再地發現他可以做得到,不但做得到,甚至做得比別人好;在過程中,他甚至可以體會到付出耕耘,會有收獲,這會形成一個好的循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遇到困難,試著找出解決的方法,並且真的成功了,經常有這樣的練習,得到正向的回饋,不但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更會讓他有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新的挑戰。如果橫在他面前的,永遠是攀登不上的險峰,孩子恐怕會有習得的無助,習於退縮。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適度的放手,讓孩子有機會面對挑戰與處理挫折,才會學得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技能,並從中建立自信。這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必須有足夠的練習。如果過度把孩子包覆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恐怕孩子日後要面對的人生第一個挑戰會是一條跨越不了的激流。

除了放手讓孩子向前,甚至推他向前,也要適度的引導。協助孩子用有效果又有效率的方法解決問題。並要協助孩子作理性的思考,釐清「事實」與「意見」的分際。不把目標設定在不切實際的需求,不把想法作不切實際的誇大,如何駁斥不理性的想法,減少負面的情緒。處理好情緒之後,就能以清晰的思路想清楚問題是什麼,目標在何處。目標清楚而明確的人,就如同為自己樹立了一座燈塔,就算在暗夜或濃霧中也不會迷失方向。除了給孩子能力,父母也要有能力在孩子沮喪失意時,安撫孩子的情緒,護理他們的傷口。所以父母也要學習同理、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不要因過度關心而選邊站,以超然的立場協助孩子剖析自己的情緒、看清自己的盲點。家,既是孩子的避風港,也是孩子的補給站。一方面給孩子卸下垃圾,另一方面,也補給能源,作好再出發的準備。至於要放出那些挑戰給孩子,尺度如何拿捏,就要依據父母對孩子的觀察與了解。就如同孔子的因材施教,父母貼身觀察孩子,應是最了解孩子,最能掌握需求與目標的;但父母又易於落入以自己的本位眼光看孩子,就算不跟別的孩子比,也會跟自己小時候比。「我像你這麼大時,就會……了,你還不會。」我想孩子一定很恨這句話,因為這是不能反駁的。如果是跟班上同學、某個表哥表姊比,孩子還可以說「可是他如何如何;他還不是怎樣怎樣」等等的話,但是「爸爸小時候」,那可是「死無對證」的,孩子只能吞下去了。因此,父母的學習與成長,跟孩子是一樣重要的。

EQ課程的帶領,讓我在處理親子關係時,更有方向,獲益良多。謝謝楊老師與八頭里仁協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